最新消息:张恒嘉自媒体博客2016年4月全新改版!有想法的朋友可以在此投稿!”想与本站换友情链接的可直接QQ或给博主留言

微博与网聊记录等可视为民事案件证据!

IT新闻 张恒嘉 1735浏览

最高法昨日公布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民事诉讼实行立案登记制,首次明确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聊记录、微博等可作为民事案证据。

微博与网聊记录等可视为民事案件证据!

微博与网聊记录等可视为民事案件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4日发布的一份司法解释显示,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以视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

2012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明确该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法律施行两年之后,2月4日,最高法正式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并于当日起正式施行。

据悉,这部共计23章、552条的司法解释,是最高法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参与起草部门最多、参与起草人数最多的司法解释,同时也是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中适用最为广泛的司法解释。

在民诉法修订过程中,舆论对于民事案件中的证据类型颇为关注。

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六章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但是,法律条款中并未对上述证据类型给予具体界定。

4日发布的这份司法解释明确,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此外,这则司法解释还称,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于电子数据的规定。

转载请注明:张恒嘉自媒体博客 » 微博与网聊记录等可视为民事案件证据!